为了认真落实“十二.五”体系重点任务,2011年9月5-6日,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岗位专家/试验站任务书签订暨学术研讨会,重点讨论了任务书签订后各项任务的组织执行工作。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全体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共计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1、落实体系重点任务的联合研发: “十二五”水禽体系重点任务和功能研究室重点任务共分10项,根据每项任务的内容、参加单位的情况,会议确定了10个技术负责人,分别负责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研发、技术措施和资料汇总。会上,10个技术负责人分别就各自负责的重点任务内容和联合研发方案进行了阐述。
2、落实水禽产业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十二五”水禽体系共建设14个基础数据库,本次会议进一步落实了各项数据库的负责人以及数据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案。
3、明确综合试验站建设的任务、目标与要求:试验站建设是本次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之一。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试验站建设的4个任务,即,试验站应建设成为(1)水禽产业新技术的研发基地,(2)水禽产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试验和示范基地,(3)水禽产业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的窗口,(4)农村产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中心。会议同时明确了试验站建设的2个目标:(1)以企业为依托单位的试验站,应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成为区域性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主体;以省市级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试验站,应扶持5个以上的水禽企业,形成企业群,并促进区域内产业稳定发展;每个试验站应在每个示范县内建立至少1个示范基地或示范企业;(2)所有综合试验站应力争成为我国水禽产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试验和示范的平台,在养殖技术、品种、疾病防控、产品加工等方面应具有先进性,成为我国水禽产业技术发展的主体,能够代表我国水禽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为我国水禽产业发展提供示范作用,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为完成上述任务、达到上述目标,会议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与要求:(1)每个试验站应建立以站长为主体,由综合、品种改良、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控4个团队成员构成,并能有效开展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的稳定团队,在所辐射的县(市)应建立技术示范队伍;(2)试验站应重视并开展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每个试验站均须建设动物试验场和实验室,在2012年12月之前,需建成至少1个规范的水禽专用饲养试验场,使之符合相关试验要求;(3)试验站站长及企业法人应高度重视体系经费的使用问题,确保国拨经费用于试验站试验、示范及公益性技术研发;(4)应强化岗位专家与试验站的联合,并将岗-站合作落到实处。
4、提出试验研究及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为规范体系技术研发工作,确保技术研发结果可靠,体系初步形成了9个规范性文件:(1)水禽新品系选育技术规程,(2)水禽营养研究饲养试验技术规程,(3)鸭饲料表观代谢能测定技术规程,(4)鹅饲料代谢能测定技术规程,(5)水禽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规程,(6)水禽细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规程,(7)禽流感疫苗免疫抗体检测规程,(8)鹅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监测规程,(9)新疫苗研发的基本原则。相关起草人在会议上对各项技术规程进行了解读。
5、成立课题研发检查督导小组:为进一步促进体系各岗位和各试验站任务的落实,会议成立了试验站建设与示范检查督导组和岗位专家课题研发检查督导组,分别设立了组长和组员。今后,将由组长负责、每年对所有岗位和试验站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1-2次监督检查。会议还明确了开展检查督导工作时的有关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