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中心 >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大学? 红网访谈室11点对话党代表柏连阳

时间:2011-11-25 16:34来源:未知 作者:农林化学除草网 点击:



如不能正常观看视频请下载媒体播放器

    进入访谈实录》》》》》》》

    
  访谈嘉宾:湖南省十次党代会党代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
  
  访谈时间:2011年11月19日11:00

(湖南省十次党代会党代表柏连阳做客红网直播间)

 

 

(湖南省十次党代会党代表柏连阳同志)

 

(红网主持人小婧)

 


    红网长沙11月19日讯(记者谢伦丁)自1984年进入湖南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前身)学习开始,柏连阳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光都留在大学。
  
  从农学专业学生,到毕业留校任教当植保系的老师,再到湖南农大最年轻的博导,柏连阳在学术领域建术颇丰,是湖南农大农药学学科的带头人,被国务院确定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还入选“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
  
  现在,柏连阳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党委书记,也是湖南省十次党代会的党代表,算是完成了从学者到行政官员的转身。
  
  但无论是做学术还是行政,柏连阳都显示出一贯的严谨之风,在18日娄底团的讨论上,他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直陈学术领域的积弊,并对此提出思考和建议。
  
  今天上午11点,红网访谈室将请来党代表柏连阳,就他熟悉的高等教育展开对话。
  
  他以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解读周强同志在省十次党代会开幕式上所作工作报告,也就“我们到底要办什么样的大学”这一话题与网友展开探讨。
 

(湖南省十次党代会党代表柏连阳做客红网直播间)

 

    小婧:网友们你好,欢迎收看“潇湘新征程”红网特别节目,这里是设置在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现场的红网直播间。这一期节目我们请来的嘉宾,他曾经是湖南农业大学最年轻的博导,在学术领域建术颇丰,被国务院确定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现在他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党委书记,也是湖南省十次党代会的一名党代表。党代会期间的讨论会上,他直陈学术领域的弊端,并对此提出了思考和建议。那么今天我们请他到嘉宾访谈室跟大家聊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欢迎今天的嘉宾柏院长,柏院长你好,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柏连阳:网友们好。
       
    小婧:昨天周强同志在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开幕式上作了一个非常详实的工作报告,在这个报告当中,您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柏连阳:昨天周强同志代表第九届省委在大会上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大家听了以后倍感欣慰、很受鼓舞,在代表中引起高度评价,我跟大家一样,感受很深。同时作为一个党代表,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使命神圣光荣、责任重大。过去主要是以农业教学科研为主,现在同时还兼任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对周强书记做的报告里面两点感触很深。一、他讲到了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100亩连片的亩产高达926公斤,在全世界都是顶尖级的水平,说明湖南省的农业科研的水平。二、在未来五年的工作中,周强同志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全局的重中之重,说明省委始终把三农问题看得很重,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动摇。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周强书记在未来的五年里面,他提出一定要实施科教兴湘战略,建设创新型湖南,这也是对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很大的命题。未来五年,全省科教战线的同志感到责任重大,一定要把周强书记的报告消化好、贯彻好。
   
    小婧:您这是第几次以党代表的身份参加党代会呢?
   
    柏连阳:我是第一次,所以比较激动,有机会参加党代会感到自豪。
   
    小婧:您是和娄底代表团过来的。
   
    柏连阳:对。
   
    小婧:在这个代表团当中,您带着什么期许来参会呢?
   
    柏连阳:我是作为大学里面来的代表,作为高校里面来的同志想第一时间能够领会省委的决策意图,能够尽快的把省里的决策、党代会的精神,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宣传、贯彻落实,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未来五年这次党代会规定的宏伟蓝图的实现,要靠人才,而且要靠未来的年轻人。
   
    小婧:我看到以前您的报道,说您曾经是湖南农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当时是您多大年纪的时候?
   
    柏连阳:我是0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34岁,不是最年轻的。
   
    小婧:才34岁就博士生导师,是不是您的学生有比您还年长的?
   
    柏连阳:有。研究生招生的年龄比较宽松,特别是在职的,45岁、50岁都可以报考,我的学生中有比我年龄大的。

 

 

 


(湖南省十次党代会党代表柏连阳同志)

 


    
    小婧:在交流过程中,您认为在农大的工作中,您是农药学学科的带头人,学术研究得心应手。现在往行政方面转型,和之前的工作状态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柏连阳:工作任务有一些变化,但是没有完全转型,还是在大学里面。大学里面作为一个管理工作者要懂怎么做学问、怎么做老师,过去也是从做老师、做学问开始成长起来的,在组织的培养下,现在还继续担任博士生导师。
   
    小婧:还在带学生?
   
    柏连阳:对,还给本科生经常上课交流。作为高校的管理工作者,有管理工作者的要求,按照党中央提出的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成为政治家、教育家,还要成为科学家。因为高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政治上要立场坚定;要懂教育规律,成为教育家。同时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重要职责,也要懂科学研究,也要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一点点的造诣,否则在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方面会受到影响。
   
    小婧:现在高校行政化是舆论勾辩的顽疾,你一直在高校工作20年多年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您觉得目前这样的现象到底有多严重?
   
    柏连阳:高校的行政化,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说明大学里面办学的氛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也是全社会对大学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作为大学的一员,要对社会的关注感到很高兴,表示感谢。大学里面的行政化应该说还是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大学里面很多老师都希望当行政职务。另外大学里面的管理,因为大学有大学的特点,跟行政机关不一样,但是现在大学里面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倾向,跟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办法有一些类似,大学不应该像行政机关搞管理那样去管理大学。社会关注的去行政化、去行政级别,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完全划等号。大学里面有一定的级别,在中国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大学里面的管理,大学里面主要有两大块的管理,一方面是带有行政管理的特色,另外是学术权。有两方面的权力,一个是行政权,一个学术权。学术权更多的是专家、教授咨询,充分发挥教授专家在学术上面的决策权、咨询权,应该把这两块权好好的规范,既要按照行政管理的要求把单位管理好、把大学管理好,更要把大学里面的学术权利交给老师、教授。这两块结合好的话,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探索制定大学章程,成立教授委员会,把治学这一块更多的依靠专家,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情况会处理得更好。

 

 

 


    小婧:在昨天的讨论会上,您也讲到了现在评职称还是存在不少灰色地带,尤其是对年轻学者来说,他们处于劣势的状态。那么,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学术腐败的问题,我知道刚才也提到了,您曾经是湖南农业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那么在您年轻的时候,初评职称的时候,那个时候风气怎么样?
   
    柏连阳:我是2001年当的教授,那个时候凭教授,没找过任何人,没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我自己感觉到还是比较正常。现在风气还是有一些问题,当然不完全是这样,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有一些水平没有到教授层面,或者说他的学术成果不是自己做的,或者含金量不是很高也当了教授,这个情况有。现在国家和省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过去已经评定出的专业技术职称,按照水平各方面的要求来定岗、分档次,教授分为四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院士,一级教授,水平很高;二级教授就是在省内除了院士以外的,很拔尖的,占整个教授比例的10%;三级教授、四级教授由各个高校自己按照省里的规定比例自己评选。过去对教授评了这么多,要分一定的档次,在社会上知道你是几级教授,知道你的水平怎么样。学术腐败,应该说全社会都很关注,因为学术腐败的后果危害是非常大的,现在全社会形成这么一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氛围,我觉得非常必要。
   
    小婧:您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您思考过吗?
   
    柏连阳:教授、老师各方面的待遇,尤其是经济待遇,包括政治待遇,把教授职称评上去以后,很多都会接踵而至。如果没有教授职称,待遇方面会有一些欠缺,会差一些。所以大家都想当教授这是很正常的,国家应该鼓励有进取心的教授,但一定不能搞学术腐败。大学里面是培养人才的,如果老师都这样,培养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学术腐败,对社会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小婧:上行下仿?
   
    柏连阳:对,后果非常严重,希望全社会要形成良好的氛围。

    
    小婧:还有一个网友关注比较多的话题就是高考,我们知道高考改革过了30多年。以您的亲身经历来看,现在高校的教育,哪些方面进步还是比较大的?

    
    柏连阳:从七七年恢复高考到现在,选拔人才,尽管高考制度有一些弊端,但是大家觉得比较公平公正。大家都觉得高考制度有一些弊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在探索一些新的路子,但是由于我们国家人多,公正性、公平性始终摆在第一位,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普遍推广的,比高考更好的制度。但确实高考存在一些弊端,一次考试决定你上哪个大学。现在也有一些高校自主招生,还有一些特长招生,在这方面有一些探索,但毕竟是小范围的,大面积推广还是有一点距离。

 

 


    
    小婧:开始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您说您现在还在带学生,和学生的接触应该是比较多的。媒体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报道,把中国的学生和国外的学生进行对比,以您和您的学生接触来看,这个对比差距大吗?有些人说中国的大学生创意会少一点,您觉得呢?
   
    柏连阳:我经常跟学生交流,我也喜欢跟学生交流,我经常到学生食堂吃饭,我的手机号码、办公室号码都是对学生公布的,学生跟我交朋友,交流对问题的看法,他们遇到困难都喜欢跟他们讲。只要我没有开会,有时间都在办公室接待他们。大家都觉得跟国外学生有一些差距,客观上有一些,主要是教育的体制,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就是应试教育,对于素质培养、素质教育,国务院也好、教育部也好,一直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些尝试,真正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离我们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原来钱学森在世的时候讲过,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能培养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在大学工作这么多年,老师上课是以灌输为主,尽管现在有一些探究式的案例、交流的先进形式,但还是主要以灌输为主,学生是被动的吸收。在家庭里面学生也是依赖父母,脱离意识、创新能力确实受到了制约。现在大家都在探索,我们也在探索这个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解决,创新型教育水平很低,我们培养的人才创新性不强,对社会以后的推动,尤其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素质的大学生来推行,还是有很多文章可做、很多的路要走。
   
    小婧:现在面临这样一个普遍问题,代网友问的。高考的时候都是过独木桥,埋头苦学,一旦过了独木桥,到大学就开始渐渐放松了,在大学教育这一块,进门难出门容易,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柏连阳:大学生有这种情况,高中应试教育,考上大学以后松了一口气,大学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远远比中学时代松很多。湖南省的大学,本科学生最少有一万多人,还要像高中那样管不现实、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还那样管,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更加会受到制约。有些学生自觉的学习得很好,利用大学里面的图书馆、网络好好学习。不自觉的就是玩、上网,获取知识上网可以,有些上网就是玩游戏,把时间浪费了,拖到四年以后没学到东西。学生进来以后,怎么从中学适应大学生活,怎么自主学习,我们都会给学生很多辅导。现在学生进来以后,开始有一些迷盲,慢慢在我们的辅导帮助教育下,很多大学都在制定办法,有些学校规模大的话管不过来,学生这方面相对来说会差一些。
   
    小婧:最后一个问题,从全省层面来看,“教育强省”战略早已经提出来。就我们具体的措施实施来看,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或意见和我们交流一下。
   
    柏连阳:教育强省是省里实施的一项战略。作为湖南“教育强省”,这几年的建设中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已经全部免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中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高教育里面,毛入学率达到25%,湖南省4万中有1974个是大学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教育强省建设,我从事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这一块来讲,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湖南省这几年尽管财力非常有限,但这几年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特别是今年启动对高校的发债,对高校扩建过程中搞搞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政府给高校买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减轻了高校的包袱。因为湖南各个高校搞基础建设的时候,有一些欠帐,还不能完全发掉,财政压力对高校还是比较严重。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要求,从明年开始,每个学生的生均拨款要达到1.2万,相信省委省政府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不会低于1.2万的投入能到位。高等教育在建设教育强省里面发挥重要作用,一定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人才老师是很重要的。强省必须强教,强教必须要教师,数量要充足、素质要优良的师资队伍。另外现在幼儿园教育、学前教育,中央和省里也很重视,要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高中阶段没有普及,也要想办法普及。这一次周强同志在报告里面讲了要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我们相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湖南教育强省会取得很大的成绩。
   
    小婧:谢谢,谢谢柏书记今天接受我们的访问,也感谢网友收看我们这一期的节目,下午还有三场访谈希望您能关注,同时也祝愿嘉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您!
   
    柏连阳:谢谢。
   
    小婧:大家再见!
 

(责任编辑:农林化学除草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