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最新动态 > 技术动态 >

马铃薯间套作高效生产技术促増粮增收

时间:2011-06-27 23:13来源:未知 作者:农林化学除草网 点击:

五月的恩施,蓝天秀川,清江绿水,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的马铃薯正值开花期,长势喜人。526,来自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等160余人现场观摩了恩施州三岔乡示范基地马铃薯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考察了恩施州农科院天池山试验基地及恩施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

马铃薯是恩施州传统的优势作物,全州常年种植面积190万亩左右,鲜薯产量在17.5亿公斤左右,占夏粮的90%以上,恩施州立体气候明显,可全年供应商品薯,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保持恩施州粮食稳定增长、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近年来,马铃薯与玉米、蔬菜等作物的间套作种植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中原二季作区和西南双季混作区应用广泛,间套作种植模式不仅可以避免连作障碍,改善农田环境,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值。为进一步探索马铃薯间套作种植模式,集成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52527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在湖北省恩施州召开了马铃薯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观摩暨肥料利用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研讨会。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张国良,农业部驻武陵山区扶贫联络组组长、恩施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杨劲松,恩施州州委常委、副州长瞿赫之,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姜福元,恩施州农业局局长陈卫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瞿赫之州长在会议上介绍了恩施州马铃薯生产情况,并表示恩施州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挖掘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着力推进马铃薯生产布局区域化、种薯良种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张国良处长在讲话中肯定了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在过去两年多的建设运行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十二五”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着重强调了要对照农业部与各体系签订的任务书,大力推进马铃薯品种、种薯质量检测、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取得一批有亮点的技术成果,并通过综合试验站对技术成果进行组装、集成、优化,形成精简化的“傻瓜”技术,移交到推广部门和农民手中,为生产服务。同时,对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要求所有体系人员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服从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国家目标的大局,形成务实高效、诚实奉献、民主开放的体系文化。

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表示,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全体成员将在农业部的领导下,在各有关省、区行业部门及依托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一如既往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有信心完成好“十二五”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为生产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金首席指出,如何将研发的成果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生产,以及通过研讨及培训等方式提高体系团队的研发水平,这样的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通过恩施州的马铃薯间套作栽培技术展示、肥料高效利用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研讨等,带动武陵山区、西南地区甚至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就马铃薯营养特性及肥料利用、病虫害防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参会的团队成员和专家、站长一起就相关问题发表演讲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责任编辑:农林化学除草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