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最新动态 > 技术动态 >

小型自走式苜蓿刈割压扁收获机研制成功

时间:2011-10-10 23:51来源: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 作者:农林化学除草网 点击:

 

苜蓿生产作为营养体农业的代表,营养体质量的保持是生产的关键。国内外苜蓿生产都十分重视苜蓿的收获和加工,因为这是苜蓿产品优质高产的关键,尤其营养体收获受气候影响巨大,如果在茎叶收获时赶上下雨,苜蓿产品将严重损失。

近年来,因“三氯氰氨事件”和人们对奶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苜蓿干草已被人们公认为牛奶质量保障的“安全阀”,在奶牛日粮中必不可少。苜蓿价格也因此迅速上涨,2010年国产苜蓿已普遍达每吨1500元左右,进口苜蓿已达每吨410美元,而且不同质量等级的苜蓿产品之间价格差距很大。

高效作业的刈割压扁收获机械成为苜蓿品质的保障,其关键技术在于苜蓿茎秆和叶片要求干燥的速率要一致,以保证苜蓿干燥过程中茎叶不分离、叶片损失最低化。国外苜蓿收获压扁机均为大型机械,无法适应我国小农户苜蓿生产。也正因为这一收获的技术瓶颈,导致宁夏南部山区和甘肃东部等约1000多万亩丘陵种植旱作苜蓿和山东东营、河北黄骅等一家一户种植的约100万亩雨养苜蓿的质量无法保障,在田间生长时苜蓿质量是一级的,但因为刈割收获时没有压扁,致使苜蓿茎叶干燥不同步,从而导致苜蓿叶片在捡拾打捆时叶片掉落,苜蓿产品成为三级品甚至以下,苜蓿收购价迅速下降,严重影响苜蓿种植户的积极性。

牧草体系在“十二五”启动之后,即把农户用的小型苜蓿刈割压扁机的研制列为首要任务。任务书签订后,20116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教授率领机械设备研究室岗位科学家王德成教授及团队成员专程赴石家庄鑫农机械有限公司,探讨体系与公司合作共同研发适合我国西北丘陵山地和华北黄淮海小农户苜蓿刈割压扁机,经过王德成教授及团队成员与石家庄鑫农机械有限公司3个多月的联合研制攻关,机型总长2.8m、总宽1.3m、割幅1.2m、工作速度达4.5-14km/h、作业效率达8-15/h的小型自走式苜蓿刈割压扁收获机于201110月研制成功,该机械采用双圆盘刈割串联双橡胶辊压扁的技术工艺,能够一次完成紫花苜蓿的刈割、压裂茎秆和铺放草条的作业工序。

104日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示范县河北黄骅市孟庄进行了性能评定试验。经测试,刈割压扁收获的紫花苜蓿水分散失速率为1.92(%/h)、达到适时打捆的安全水分时粗蛋白含量可保持在21.85%,而刈割非压扁收获的对照组紫花苜蓿水分散失速率则为1.03(%/h)、达到适时打捆的安全水分时粗蛋白含量下降为18.37%。刈割压扁收获紫花苜蓿干燥时间由2-3天减少到30小时,粗蛋白含量减少损失3个百分点。根据近几年对紫花苜蓿草产品的市场调查,粗蛋白含量每减少损失1个百分点,每吨苜蓿草产品销售价格可提高100元人民币,3个百分点既为农民增收300元,在宁夏与甘肃南部山区,该机械投入使用后预期能为农牧民生产的苜蓿每吨多增收500-600元。

(责任编辑:农林化学除草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