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参观梨树 孔凡哲摄 中华网河南在线 (孔凡哲) 入秋以来,河南省农科院基地试验站核心示范园内梨果飘香,丰收在望。 据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王东升副研究员介绍,该示范园是本站按体系要求建立的核心示范园,也是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设立的十个标准园之一。试验站主要职能是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关问题。示范园占地50亩,主要目的是展示目前的新优品种与各种栽培模式,对各种新技术进行集成与示范。示范园于2009年春天3月建园,至今才2年半。目前主要品种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 目前引进梨新优品种20余个,主要有圆黄、黄冠、中梨一号、早白蜜、若光、晚秀、518、罗莎、玉露香等;栽培模式有篱架(分单篱架与双篱架)、水平棚架(分两主枝“Y”字形与三主枝肋骨形)、纺锤形与倒伞形四种模式;展示的技术有生草栽培、疏果、套袋、平衡施肥、病虫鸟害物理防治(如杀虫灯、黄板、诱芯、防鸟网等)、省力栽培技术等。 记者了解到,本次观摩活动是为了在河南地区更好地推广梨新优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和模式以及幼树期的整形修剪与早期丰产情况,加强体系各试验站之间的交流。来自山东、安徽、河北、湖北、陕西及省内的与会代表通过此次现场观摩,纷纷表示开阔了眼界,了解了许多新优品种,学到了很多栽培模式与新技术,表示以后还会来河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