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中心 >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组织机械化作业、高产竞赛和擂台赛系列现场

时间:2010-11-15 22:18来源: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 作者:农林化学除草网 点击:

 

为推动甘薯产业的发展,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的机械化作业、高产竞赛和擂台赛系列现场观摩活动10月25日在徐州拉开帷幕,活动形成近千公里,横跨江苏、山东、北京三省市。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种植大户10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活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张国良处长参加了在山东泗水举行的甘薯高产竞赛活动。
甘薯栽培机械化演示观摩会议在徐州甘薯中心本部试验地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120余人出席,包括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综合试验站站长,农机研究所及农机厂研发人员、基地县推广人员、种植大户等。会议由岗位专家李洪民主持,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到会致辞,重点对机械化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徐州市农委作栽处处长易杰忠也亲临现场给与指导。展示内容包括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大垄双行起垄中耕一体机、大垄双行切蔓机、大垄双行收获机、单垄起垄机、单垄切蔓机、单垄中耕机、单垄收获机、栽插用浇水器等,共计15台套,演示机型包括高效率的大型机械,也有适合小面积的低价位简易机型,值得一提的是大垄双行栽培机械化系列设备,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与栽培质量,适合大面积栽培。尽管当时气温低、风力大,但丝毫没有影响代表们的热情。种植大户及合作社代表们通过现场观摩,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甘薯栽培机械化进展,对大面积扩种甘薯充满信心。此次观摩会全面展示了近年来研发整合的专用机械,有些是经过多年多次修改完善,机型较为成熟,可直接推广到生产,对促进甘薯产业发展、提高薯农的标准化栽培意识将起到促进作用。
11月26日,全国甘薯高产竞赛现场观摩会议在山东济宁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山东省农业厅科教处李学年处长、山东省济宁市农委孟庆光主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山东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孔宪奎董事长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加工企业代表等80余人出席了会议。山东省泗水县县委书记王宝海到会致辞。甘薯高产竞赛活动共有全国9个省市23个科研单位和企业参加,经现场验收,参赛单位种植的甘薯亩产量均在25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到4200多公斤,薯干亩产1100公斤。山东金薯薯业、山东省农科院、济宁市农科院、漯河市农科院、商丘市农科院和徐州市农科院分别获得冠军、亚军和季军,获奖品种为徐薯27、商薯19等。
 张国良处长为获奖单位颁奖,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重点强调了产业技术体系的定位,详细阐述了产业技术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对体系团队建设、联合协作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建议或意见,指出了体系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张处长的讲话提高了与会专家对体系工作的认识,将对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马代夫研究员对本次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指出本次活动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在体系人员和利丰集团的辛勤努力下,高产竞赛活动得以圆满完成,为今后甘薯体系高产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开了好头。同时指出,高产竞赛在全国尚属首次,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马代夫研究员还对体系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与会人员对高产竞赛完善问题和体系重点任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0月28日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大兴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大兴《庞各庄杯》)全国甘薯擂台赛,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北京航天科普基地举行,来自北京、四川、山东、河北、江西、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薯农、加工企业100余人参加了比赛,体系参加此次活动的有50多人。大兴区庞各庄镇留民庄村的张红梅带来的豫薯10号以22.8公斤的夺得薯王综合奖冠军,大兴区东庄村的孙凯种植的徐薯23获优良品种奖冠军,徐州甘薯中心徐飞获得甘薯优秀加工产品奖冠军。
(责任编辑:农林化学除草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