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间试验原则 二、田间试验设计
1.设计的试验应按施药量、施药次数、施药时期随机排列的方法设试验小区,以明确与作物中残留量的关系,并能制订安全使用标准。 2.为了明确农药残留消解趋势,测定半衰期,应做残留消解动态试验。 (1) 对水稻、小麦、果树等同一时期收获的作物,应设不同时期多次施药的处理。 (2) 对不同时期收获的作物(如黄瓜、茶叶、烟草等)应设一次施药分期采样的试验。 (3) 如果施药多次,在最后一次施药雾滴干后应立即采样测定,以后再按不同间隔期采样,至少测定五次。通常最后一次在残留量消解> 90%时采样。 三、采样
试样采集标准化是获得准确数据的基础。由于田间实际使用农药时不可能撒布均匀,要求采样必须是随机的和有代表性的,并且必须采足够的数量,否则,即使最精确的测定亦无实际意义。应避免采集有病的、过小的或未成熟的作物样本,并包装好,拴上标签后,立即送到残留实验室。 1.各类作物取样量 (1) 禾本科作物,如:稻、麦、杂谷类等。 籽粒样本在每一试验小区随机多点(不少于10个点)采摘而得,脱下籽粒,采粗样5~10公斤,再取1~2公斤作为试样。茎杆等样本必须在离地10厘米处切断,每个试验小区抽样点5~10个,取样约 1~2公斤(视作物定)。 (2) 蔬菜类 根茎、块茎、鳞茎类蔬菜(如萝卜、马铃薯、洋葱等),随机多点取样2~5公斤,大的菜类不少于5棵,清除附着泥土,不能洗涤(甜菜取样量与之相同)。叶荣、茎莱、果菜类,随机多点取样2~5公斤。 豆菜类(连豆荚),采样2~3公斤。 (3) 水果类 苹果、梨、桃等大果实,果实采自全株,注意从上部、下部、内侧、外侧、阳面、阴面均匀采摘5公斤。 葡萄、草萄等小果实,采样2公斤。 (4) 核果类及种子 核桃、栗子,采样1~2公斤。 棉籽,收获时采样约1公斤,并除去棉绒。 芝麻、蚕豆、葵花籽、花生等均在1~2公斤。 (5) 茶叶、烟草采样1公斤。 (6) 对照区采样时,必须避免被所测农药污染。 (7) 试样数量的缩减 一般样本均可连续采用四分法,舍弃三个等分,直到获得数量合适的试样。对于苹果、柑桔、大白菜、西瓜等较大的个体,可将全部试样交实验室。 2.水样:根据需要采适量,一般每个小区随机多点取样,混合过滤后取1000毫升。 3.土样:根据农药移动性能,一般在每个小区耕作层(0~15厘米)取5~10个点,每个点1公斤左右,最后每个小区缩分成一个样(对有的农药还要分层采土样)。 四、样本的预处理 1.采集的试样,对性质不稳定的农药(易分解),应当立即进行测定。有的暂时不能测定时,按原状存放在0~一5 0C下保存。如果贮藏较长时间时,必须在一 20 0C下冷冻保存,由于冷冻试样的 细胞已经破坏,解冻后的样本必须立即分析。 2.样本不同部位的残留量是有差别的,因此,要统一分析部位,否则会造成混乱。原则上以可食和用作饲料的部位及土壤为对象,分析前需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用于水田的农药,还要测定水中的残留量)。以下列样本为例: (1) 稻谷,磨成糙米再粉碎到40目左右,残留量较高的试样还应测精白米。豆、麦、粉碎到40目(粉碎时应加干冰,以防农药分解和损失)。稻草、稻壳、麦杆和鼓皮粉碎到40目(青稻草、麦杆,剪成1~2厘米长短)。 (2) 苹果、梨。桃、柿子、樱桃等,去蒂及内芯或核,不削皮。 番茄、草毒、茄子、辣椒等,去蒂。柑桔类,果肉和果皮分别进行测定。西瓜、香瓜,瓜皮和瓜肉分别测定。 香蕉,去掉果皮。 (3) 甘蓝、白菜、葛芭等,去掉外层老叶。 洋葱、大葱,去掉老皮和须根。 萝卜、芜青、甜菜、胡萝卜、人参、薯、芋等,除去附着泥土、但不用水洗。黄瓜,去掉柄;南瓜,去蒂;菠菜,去掉须根(留红色部分)。 (4) 其它如花生,去掉外皮;啤酒花,干花;茶,成茶;烟叶,经烘烤或晾晒。 五、分析
1.一般只分析农药的有效成分,某些已明确有毒的降解或转化产物、代谢物和杂质等亦要测定。 2.灵敏度和回收率 (1) 方法灵敏度,以样本检测极限(最小检知浓度ppm)表示。要求检测极限至少比允许残留量低一个数量级。 变异系数要求: l~10ppm ±10% 0.1~1ppm ±20% 0.01~0.1ppm ±50% 0.001~0.0lppm ±100~200% (2) 方法回收率 一般以允许残留量、低于和高于允许残留量的浓度做添加回收率,回收率范围应为 70~110%,一般平均在80%以上。 六、结果整理 |